石油是怎样形成的?地球上还剩多少石油?解读石油现象背后的科学


石油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地球上还剩下多少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石油的应用早已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但是,面对石油的产生原因这一基础问题,学术界却始终没有定论,而是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观点。首先是石油的无机成因说。

石油是一种由有机物质在地壳深处经过长期压力和高温作用形成的化石能源。它主要是由植物和动物的残骸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以下是石油形成的一般过程:

  • 有机物质沉积:植物和动物的残骸在海洋或湖泊中沉积,与泥沙混合形成厚厚的有机质堆积层。
  • 压力和温度增加:随着沉积物的增加,上方的泥沙逐渐压实,增加了压力。同时,地壳深处的地热作用导致温度上升。
  • 热解和压制作用:高温和高压会导致有机质分解成油和天然气。这个过程被称为热解或热裂解。由于重烃类分子较轻烃类分子更容易通过孔隙逃离,形成的油和天然气向上移动。
  • 富集和聚集:油和天然气会向上穿过孔隙和裂缝,最终被困在岩石中的孔隙中,形成可采集的石油储层。
  • 关于地球上石油的储量,目前没有确切的数据可以给出准确的答案。然而,根据各种估计,全球的石油储量在不断消耗的同时,仍然相当可观。同时,新的石油储量也在不断被发现和开发。

    虽然石油在许多方面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但它也带来了环境和气候问题。燃烧石油释放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开发和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是非常重要的。

    石油现象背后的科学涉及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通过对地球表面和地壳下的地质形态和构造的研究,科学家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石油的形成、分布和开采。这种科学探索为人们对能源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推动着更加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产业的发展。

    以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为代表,他认为在地球最开始形成时,液态的铁和碳在相互作用后形成了碳化铁,储藏在了地球的深处,而后与下渗的地表水产生了作用,最终形成了石油类厅。然而,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发现石油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大量只有生物体内部才会出现的有机物。因此,石油的有机成因说开始被广泛接受,即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但是在后来的油田。

    开发中,人们又确实发现了无机成因的石油和天然气,于是,石油成因的二元论诞生了。也就是说,石油既可以形成于无机物,也可以由有机物转变而来。当然,随着整个石油工业的发展,人类不仅在追溯石油的形成过程,更在注重如何将更多的石油开采出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打一口井就能喷出油来,其实这种现象只发生在油田开采的初期,仅能够采出5%左右的石油。要想提高采收率,就必须依靠先进的开发技术。

    例如,我国大庆油田所采用的三次采油技术,第一次利用地层自然压力将油顶出来,第二次向地层中注水,增加地层压力,把地层中的油洗出来,第三次向地层中注入化学聚合物,将油洗出来。目前,三次采油技术的采收率最高可达30%,连续16年产油一千万吨以上,占大庆油田国内原油产量的1/3。但是,面对愈发成熟的石油开采技术,人们的担忧情绪也开始蔓延,地球上剩余的石油还多吗?石油会被抽干吗?1949年,美国著名石油学家哈伯特预测,石油产量将在上世纪60到70年代达到顶峰,而后则会一直下降,直至完全耗尽。没想到上世纪70年代左右,石油产量真的开始下降。于是,在媒体的大肆宣传之下。

    石油资源终将枯竭的言论深入人心。那么,事实当真如此吗?据英国石油公司的报告显示,从1995年到2015年这20年间,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不但没有减少,还上升了50%,从一点一万亿桶增加至一点七万亿桶。其实,这和石油探测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过去,人类只能探测到地下浅层的石油,而随着勘探手段的不断精进,越来越多的深层石油被探测发现,而且因为开采成本过高,有相当一部分的石油并没有得到开发。所以说,就目前而言,人类该担心的并不是石油储量问题,而是能不能找到取而代之的清洁能源呢?

    油价调整(油价调整时间表日历)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