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类产品属于硬商品,是从地下挖出来的。
这里的石油我们指原油,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
石油来源有两种假说,目前尚无定论,一种认为是生物沉积变油,一种认为是石化油。前者认为石油不可再生,后者认为可以再生。
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即便可再生,按照现在人类的使用情况,我们人类也等不到再生的时候就能把地球上的石油消耗殆尽。
所以我们才说,石油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
废话不多说,开始说作为大宗商品的石油。
一、石油在全世界的分布情况
从上面图可以看出来,石油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是波斯湾那一片,即中东地区,也是现代战争动乱最频发的地区。
中东之外,南北美交界和马六甲海峡地区分布最多。从分布图可以看出来,石油储量多的地方,几乎都在同一纬度线范围,北纬0-30°这个区间分布最广。
有石油的国家不一定是石油产量大国,开采石油涉及到政治和技术层面的东西,下面是石油产量分布,可以看出来和分布是有区别的。
蓝色的是OPEC(“欧佩克”)国家,是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的简称,是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为协调成员国石油政策、反对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剥削和控制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60年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成立。
OPEC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输出集团。紧随其后的是俄罗斯、美国、中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挪威、哈萨克斯坦、阿曼和英国。
再看看中国的石油储存分布情况
中国有自己的油田,但中国目前仍然是典型的石油进口大国,进口量仅次于美国,石油的供需及其他影响因素对中国都有巨大的影响。
二、石油类型
石油按照加工方式和产品用途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
石油炼制:指石油经过炼制,生产出汽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石油产品的工业体系
石油化工:简称“石化”,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起始原料的有机化学工业体系
(一)、石油炼制
石油炼制是指把原油,通过炼制加工成汽油、煤油、柴油、重质油等产品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成品油。这些产品中很大一部分会成为汽车、飞机、船舶、拖拉机等设备的动力燃料。
中国对石油产品的分类参照ISO公布的标准制定,国标GB/T 498根据石油产品特征,将其分为下面的六大类,包含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状态,每大类中含不同的品种,每个品种又有不同的牌号,整体牌号数量可达上千种。
六大类别字母,和其代表的含义如下:
- F 燃料
- W 石油蜡
- S 溶剂和化工原料
- B 石油沥青
- L 润滑剂和有关产品
- C 石油焦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成品油:
1)汽油
车用汽油主要分为车用无铅汽油和车用乙醇汽油两类:
- 车用无铅汽油(GB 17930-2011)
车用无铅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97号和98号四个牌号(比如,90号汽油表示其辛烷值为90),辛烷值越高,表明汽油的抗爆性能越好。
- 车用乙醇汽油(GB 18351-2010)
车用乙醇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分为90号、93号、97号三个牌号,字母“E”表示车用乙醇汽油。
国四及国五标准:
2012年5月31日,北京率先实施国五排放标准,并对汽油标号进行调整。与国四标准相比,国五在氮氧化物排放方面降低了25%,可以有效降低机动车排放污染。调整后的89号、92号和95号汽油标号分别取代了之前的90号、93号和97号汽油标号。
2)柴油
柴油是柴油机的主要燃料,我国生产的柴油分为轻柴油、重柴油和农用柴油。轻柴油用作汽车、拖拉机和各种高速(1000转/分以上)柴油机的燃料,重柴油是中、低速(1000转/分以下)柴油机的燃料。
由于柴油的使用性能与凝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冷却至失去流动性的最高温度)密切相关,所以国产柴油的牌号都用凝点来表示,比如:
“-10号柴油”,表示其凝点为-10℃
“5号柴油”,表示其凝点为5℃
以此类推。
3)喷气燃料(航空煤油)
现代大型客机的动力设备是喷气发动机,使用喷气燃料,它的沸点范围介于汽油和柴油之间,基本相当于煤油,所以旧称航空煤油。
喷气燃料分为宽馏分型、煤油型和重煤油型。中国过去及现在使用的三种喷气燃料按研制的时间顺序命名,分别为:
- 1号喷气燃料
其结晶点不高于-60℃, 通常在严寒地区供冬季使用。由于其生产成本高且产量有限,当2号及3号喷气燃料标准推广后,1号喷气燃料已很少生产。
- 2号喷气燃料
曾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常年大量使用。但因为其闪点为28℃,不符合国际标准要求,国内现已停止生产2号喷气燃料。
- 3号喷气燃料
在20世纪70年代末为适应国际通航和出口而研制开发,于20世纪80年代初完善并大规模投入生产,目前广泛应用于出口、民航飞机和军用飞机。
4)润滑油
根据润滑油的基本物理性质,其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是“黏度”,直接影响摩擦部位的润滑状态。润滑油约占全部润滑材料的85%,种类牌号繁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类:
- 内燃机油
凡是用于内燃发动机的润滑油,统称为内燃机油,常见的有汽油机油、柴油机油、船用发动机油等,一般按质量等级和黏度等级来分类。
- 车辆齿轮油
用于车辆齿轮传动系统润滑油的总称,包括差速器、变速箱和传动箱等部件用油,主要作用是减少齿轮及轴承的摩擦与磨损、加强摩擦表面的散热作用、防止机件发生腐蚀和锈蚀。
- 液压油
在液压系统中起着能量传递、系统润滑、防腐、防锈、冷却等作用,种类繁多,可以用途进行分类,也可根据油品类型、化学组分或可燃性进行分类。
- 压缩机油
主要用于压缩机内部各摩擦部位的润滑、减少摩擦和磨损,同时也起到密封、冷却、防锈、防腐蚀等作用。
- 全损耗系统用油
又称机械油,是一种通用的润滑油,适用于对润滑油无特殊要求的锭子、轴承、齿轮和其他低负荷机械零件的润滑,工作温度为40~60℃,不适用于液压机械、齿轮、轴承等循环润滑系统。
- 润滑脂
又称黄油,是将一种或几种稠化剂分散到一种或几种液体润滑油中,形成的一种固体到半固体产物,主要用于润滑转动、滑动的机械摩擦部位,还兼有防护和密封等作用。
(二)、石油化工
石油化工有三大生产过程:
- 基本有机化工生产过程
指的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起始原料,经过炼制加工得到三烯(乙烯、丙烯、丁二烯)、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和萘等基本有机原料的过程
- 有机化工生产过程
指的是在“三烯、三苯、乙炔、萘”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合成步骤制得醇、醛、酮、酸、酯、醚类等有机原料的过程
- 高分子化工生产过程
指的是在有机原料的基础上,经过各种聚合、缩合步骤制得合成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最终产品的过程。
由石油和天然气衍生出的化工产品多达数千种,这里着重介绍几种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化工品大类。
1)合成树脂(塑料)
合成树脂是指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生产出来的一种与天然树脂类似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加上染料或颜料及各种助剂,经过加工,可进一步制成具有一定特性的可塑材料,比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ABS树脂等,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塑料”。
合成树脂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优异的性能使其很多方面替代了钢铁、有色金属、木材、玻璃、陶瓷、水泥等传统材料,“以塑代钢”、“以塑代木”已成为一种潮流。
从体积来看,在全世界范围内合成树脂(塑料)的产量和消费量已远超钢铁,前三大应用领域分别为:包装行业、建筑材料和信息、电气、家电行业。
2)合成纤维
生活中常见的纤维可以分为两大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天然纤维”包括棉花、麻、毛、蚕丝等我们熟悉的天然材料;而“化学纤维”中的大部分,则是由石油、天然气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经加工制成的“合成纤维”,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 涤纶/的确良(聚酯纤维)
除了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之外,由于涤纶制成的服装挺括不皱、外形美观、易洗快干,其在纺织品行业也很受欢迎,目前的产量在全世界范围内稳居合成纤维类别的榜首。
- 锦纶/尼龙(聚酰胺纤维)
作为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合成纤维,锦纶的产量仅次于涤纶,是世界第二大合成纤维,广泛应用于民用(服装、床上用品和箱包等)、装饰用(窗帘、家具装饰和地毯等)、工业用(传送带、安全带和绳索等)三大领域。
- 腈纶(聚丙烯腈纤维)
腈纶又被称为“合成羊毛”,具有轻质保暖、易染色、易洗快干、防蛀防霉等特性,腈纶制品大部分为民用,其中96%以上用于服饰。
3)合成橡胶
橡胶是一种具有弹性和多种特性的有机高分子结构材料,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大类。
合成橡胶(简称SR)是以石油、天然气、煤炭或农副产品为初始原料,通过多种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一种性能类似或超过天然橡胶的新型有机高分子弹性体。
合成橡胶的品种有30余个,数千种牌号。用途非常广泛,可制造各种轮胎、电线电缆、防水建材、医用橡胶制品、乳胶制品(手套、气球、防水衣等)、儿童玩具、日用杂品,以及多种机械、仪器零部件用配套制品等。以下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种合成橡胶品种:
- 硅橡胶
重要的医用材料,用以制造人造指关节、假手、假耳等。
- 合成胶乳
用来制作床垫、气球、地毯等等,在生活中合成胶乳制品几乎随处可见。
- 丁苯热塑性弹性体
中国每年生产超过7亿双鞋,这些舒适耐用的鞋底材料主要来自丁苯热塑性弹性体(SBS)。
- 丁基橡胶
气密性突出的丁基橡胶特别适合用来制造各种轮胎的内胎。以自行车内胎为例,和天然橡胶制成的内胎相比,丁基橡胶制成的内胎可以做到两到三个月才打一次气。
4)合成氨
合成氨是由氮和氢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存在下直接合成的氨。作为最大的天然气化工产品门类,全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他化工产品的原料。
除了液氨可直接用作肥料之外,农业上使用的氮肥,例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也都是以氨为原料的。